-
连云港省重大项目投资任务提前收官
连云港省重大项目投资任务提前收官 2021年,连云港市16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,年度计划投资431亿元。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全周期推进,14个实施项目1—10月份累计完成投资465.8亿元,完成年度计划的108%,提前两个月实现年度目标,投资完成额、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前列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 (一)项目布局优化:聚焦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 此次列入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16个项目,涵盖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重大基础设施、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,呈现“产业为主、多元协同”的布局特点。其中,先进制造业项目聚焦石化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等连云港主导产业,如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炼化一体化延伸项目,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集群化发展;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港口航道升级、铁路连接线等,着力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功能;民生保障项目涉及教育、医疗、生态环保等领域,旨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。江苏省发改委发布的《2021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》显示,连云港省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,项目质量与产业契合度显著提升,为经济结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。 (二)推进机制创新:“全周期服务”破解项目瓶颈 为保障重大项目高效推进,连云港市建立“一个项目、一个专班、一套方案、一抓到底”的工作机制,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月、责任到人。在要素保障方面,推行“要素跟着项目走”政策,统筹土地、资金、能耗等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,2021年1—10月累计为省重大项目解决用地需求超3000亩,争取专项债券资金超50亿元。审批服务上,实施“容缺审批+并联审批”模式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先行受理、并联办理,平均审批时限压缩40%以上。连云港市政府《2021年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方案》明确,通过“周调度、月通报、季观摩”动态跟踪项目进度,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许可、水电接入等问题,推动项目早开工、早建设、早达效。 (三)招商引资赋能:精准招商筑牢项目储备根基 招商引资是重大项目建设的“源头活水”。2021年,连云港市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,聚焦石化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,举办“央企走进连云港”“跨国公司江苏行”等专题招商活动,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、技术水平高、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。通过“以商引商”“产业链招商”,推动签约项目与省重大项目库有效衔接,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中,有12个纳入省重大项目预备库,形成“储备一批、开工一批、建设一批”的良性循环。连云港市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,2021年1—10月,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超20%,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提升至65%,为重大项目持续推进提供坚实储备。 (四)发展动能增强:项目建设激活区域增长引擎 重大项目提前完成投资任务,不仅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,更在产业升级、就业带动、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释放综合效益。在产业升级方面,14个实施项目中,已有6个部分投产,其中新材料项目年产高性能纤维达1.2万吨,填补华东地区高端材料市场空白;港口航道升级项目通航能力提升30%,推动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5%。就业方面,项目建设累计带动就业超1.5万人次,其中技能型岗位占比达40%。连云港市统计局分析指出,省重大项目投资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超60%,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,为2021年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核心支撑。
2025-06-27
-
【2022年连云港招商】连云港市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成效(2022 年一季度)
连云港市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成效(2022 年一季度) 连云港市一季度新能源发电量全省领先 2022 年一季度,连云港市新能源发电产业展现强劲增长势头,新能源发电量(含核电)达 144.09 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 34.3%,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。其中,核能发电量 137.01 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 35.7%,占据主导地位;风力发电量 4.81 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 17.9%;太阳能发电量 1.38 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 9.2%。 新能源发电量的快速增长,主要得益于连云港市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。特别是核电领域,随着田湾核电 6 号、7 号机组于 2021 年陆续投用,核电装机容量显著提升,成为发电量增长的核心动力。田湾核电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核电基地,其 6 号机组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 “华龙一号”,单机容量 125 万千瓦,年发电量可达 100 亿千瓦时以上,具有高效、安全、低碳的显著优势。 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历程与布局 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于 “十二五” 时期,依托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,重点发展核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等领域。2010 年,田湾核电一期工程(1-4 号机组)全面建成,标志着连云港市核电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。“十三五” 期间,连云港市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投资力度,2018 年田湾核电 5 号机组投运,2020 年 6 号机组并网发电,核电装机容量突破 700 万千瓦。同时,风电产业稳步推进,建成灌云、赣榆等海上风电项目,截至 2021 年底,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 80 万千瓦。 在政策支持方面,连云港市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出台《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0 年)》,明确以核电为核心,推动风电、光伏、储能等多能互补发展,打造 “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”。规划提出,到 2025 年,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 1000 万千瓦,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 40% 以上。 连云港市新能源发电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,不仅为连云港市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支撑,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核电产业带动了装备制造、技术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,田湾核电基地累计带动地方投资超千亿元,创造就业岗位超 2 万个。同时,新能源发电有效减少了化石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,据测算,2022 年一季度全市新能源发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 430 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100 万吨,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作出积极贡献。 未来,连云港市将继续推进田湾核电 8 号机组建设,加快海上风电二期、三期项目开发,积极探索 “光伏 + 农业”“储能 + 新能源” 等新模式,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2022-04-22
-
【2022年东海县招商】东海县乐当企业 “店小二” 深化 “放管服” 改革激发市场活力
东海县乐当企业 “店小二” 深化 “放管服” 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“疫情期间足不出户,在家就能加工水晶制品,上个月通过电商平台卖了 20 多万元。”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镇兴西村水晶个体加工户刘田军的经历,折射出东海县优化营商环境、激发市场活力的显著成效。 东海县作为 “中国水晶之都”,拥有各类水晶加工户 3 万余家,个体工商户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东海县持续深化 “放管服” 改革,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。在注册登记方面,推行 “网上办、零见面” 服务,申请人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或手机 APP 即可完成名称申报、执照申领等流程,全程无需提交纸质材料,最快 1 个工作日办结。2022 年一季度,全县新登记个体工商户 2100 户,同比增长 25%,其中 80% 通过线上渠道办理。 为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,东海县实施 “多证合一” 登记制度改革,将食品经营许可、小餐饮备案等 10 余项审批事项整合至营业执照,实现 “一表申请、一窗发证”。在食品经营领域,推行 “告知承诺制”,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并作出承诺后,当场发放许可证,审批时间由法定 7 个工作日压缩至即时办结。某水晶主题餐厅负责人表示:“从申请到领证只用了 1 小时,这样的效率太给力了。” 在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,东海县建立 “网格化” 帮扶机制,组织市场监管、税务、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,定期走访经营户,开展政策宣传、融资对接、用工指导等服务。2022 年一季度,累计走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5000 余家,帮助解决融资需求超 3 亿元,协调用工缺口 2000 余人。同时,针对疫情影响,出台《东海县助企纾困若干政策》,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减免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,发放稳岗补贴,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 5000 万元。 东海县 “店小二” 式服务,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活力。截至 2022 年 3 月,全县市场主体总量突破 20 万户,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超 70%,形成了 “水晶加工、电商直播、文旅融合” 的特色产业生态。未来,东海县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,推动更多惠企政策落地,助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壮大。
2022-04-12
-
【2022年赣榆区招商】赣榆 "电商 + 海鲜" 模式打造百亿产业 直播经济激活海洋资源价值
赣榆 "电商 + 海鲜" 模式打造百亿产业 直播经济激活海洋资源价值 连云港市赣榆区依托 108 万亩浅海域和 62.5 公里海岸线资源,以 "直播 + 电商" 为突破口,将传统海鲜产业升级为百亿元级经济支柱。2021 年,全区海产品电商交易额达 100 亿元,快递上行量 1.08 亿件,形成 "买全球、卖全国" 的海鲜电商生态。 一、产业基础:从捕捞养殖到电商集群 赣榆是全国著名的 "黄海鱼仓",拥有梭子蟹、对虾、贝类等特色海产品,年产量超 50 万吨。近年来,赣榆区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开发区,形成 "育苗 — 养殖 — 加工 — 销售" 全产业链,培育海头镇等海鲜产业重镇,全镇电商商户超 3000 家,2021 年电商交易额达 80 亿元,占全区海产品电商交易额的 80%。 二、业态创新:直播带货重塑产业格局 赣榆区抓住 "直播电商" 风口,培育快手、抖音等平台主播 2000 余人,其中粉丝量超百万的头部主播 15 人。主播们通过 "产地直采 + 现场加工 + 即时配送" 模式,将鲜活海鲜从捕捞上岸到消费者餐桌的时间压缩至 24 小时内。例如,头部主播 "海鲜小王子" 单场直播销售额超 500 万元,带动 100 余户渔民增收。 政府层面,开展 "电商人才千人培训计划",2021 年累计培训主播、运营人员 3500 人次,扶持 100 名返乡青年成为 "网红创客"。同时,建设直播电商产业园,入驻 MCN 机构 20 家,为主播提供选品、直播场地、物流仓储等一站式服务。 三、配套升级:物流与品控双轮驱动 赣榆区构建 "区 — 镇 — 村" 三级物流体系,建成快递分拨中心 3 个、村级服务站 200 余个,与顺丰、京东等企业合作开通海鲜专线,实现江浙沪地区 "次日达"、北方地区 "隔日达"。2021 年,海产品快递上行量占全区总量的 70%,单票物流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 30%。 在品质管控方面,建立海产品质量追溯系统,对养殖、加工、运输各环节实时监控,2021 年抽检合格率达 98%。推出 "赣榆海鲜" 区域公用品牌,统一包装标识和品质标准,品牌溢价率提升 20%,产品覆盖全国 80% 的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。
2022-02-22
-
【2022年东海县招商】东海县房山镇虎力全开 打造东陇海产业带发展标杆
东海县房山镇虎力全开 打造东陇海产业带发展标杆 一、工业经济十强镇街荣誉与工作部署 2022 年 2 月,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镇刚荣获 “市工业经济十强镇街” 称号,镇党委政府迅速召开专题会议,部署全年工作。镇党委书记在会上强调,要以荣誉为动力,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,打造东陇海产业带发展标杆。会后,工作人员迅速行动,兵分几路深入企业,开展各项服务工作,展现出昂扬的工作斗志和务实的工作作风。 二、为企服务具体举措 经济数据指导:镇经发局副局长带领工作人员走访企业,手把手指导企业上报工业投资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转型项目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等数据信息,确保企业数据上报准确、及时,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。 政策宣传与解读:局长带领为企服务工作小组深入瑞祥木业、嘉禾木业等公司,送去镇政府的关怀和企业发展新的优惠政策,帮助企业了解政策、运用政策,享受政策红利,增强企业发展信心。 企业走访与需求调研:副镇长带房山商会成员到中再钢铁、中原石英等公司走访,了解企业用工及原材料供给情况,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,为企业正常生产提供保障。 三、产业带发展的目标与展望 房山镇作为东陇海产业带的重要节点,将以此次荣誉为新起点,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主导地位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培育壮大主导产业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,提升服务效能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,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。未来,房山镇将继续发扬 “虎力全开” 的精神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,努力打造东陇海产业带发展标杆,为东海县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2022-02-18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